健康科普

消除不良体态 解锁迷人气质

张玲玲:2024/9/2 9:51:49 浏览次数:90次

门诊遇一年轻女性患者,满脸愁容:“医生,我天天提不起精神,虎背熊腰的还有富贵包,看起来一点气质都没有,这个有没有办法解决呢?”通过详细的询问,了解到患者平时工作、生活中长期保持有不良姿势的陋习,且平时疏于锻炼,久而久之出现了颈肩背部酸痛等不适症状,同时出现了头部前倾、驼背等异常的姿势,这些表现其实是我们临床常见的上交叉综合征所引起的。

一、什么是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Upper-corssedsyndrome),也被称作近端或肩带的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因长期姿势不良或错误训练所引发的人体力学失衡的异常肌肉功能模式;导致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紧张,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深层颈曲肌力量薄弱,两组肌肉一强一弱,力线交叉,发生姿势异常,从而出现颈肩背部疼痛及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之所以称为上交叉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肌肉力量失衡,使挛缩紧张的肌肉和拉长无力的肌肉连成了一条线,从身体的侧面来看就形成一个交叉“X”的形状,故临床上表述为上交叉综合征。

二、上交叉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

1.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玩手机等不良姿势;

2.健身训练过度注重胸大肌,忽略背部肌群力量锻炼;

3.生理性女性青春期发育时,刻意地含胸驼背。

三、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

1.疼痛:由于斜方肌和肩胛提肌长期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局部肌肉损伤,造成颈肩背部疼痛,严重者连及上肢。

2.运动功能障碍:头部前倾、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导致椎间孔变窄,严重的可压迫颈部神经,引起头痛、头晕及上肢麻木等症状,出现颈椎等部位活动度受限。

3.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圆肩、驼背、头部前倾、翼状肩。

4.心肺功能障碍:长期圆肩驼背的体态导致胸廓活动度减小、肺容积下降、肺活量减小;同时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状态,严重者造成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

5.情绪心理:异常的姿势状态、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会诱发失眠等症状,长此以往会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

四、上交叉综合征的自我评估

1.正面观:观察左右两侧肩峰是否等高,双侧胸肌的形状和轮廓是否对称,头是否处于正中位。

2.后面观:观察左右两侧斜方肌的形状和轮廓及两侧肩胛骨的位置,是否有异常。

3.侧面观:观察耳垂与肩峰在垂直方向上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不在一条线上且耳垂位置相对于肩峰有前移,则说明可能存在颈椎或胸椎曲度异常。


五、上交叉综合征怎么治疗?

如果出现了上交叉综合征相关症状,我们通过正确的持久的康复训练是可以纠正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

1.康复原则:恢复正常的人体力学模式---适当放松过于紧张的肌群,同时加强薄弱肌群的力量训练,使肌群处于力量相对平衡的状态。

2.康复方法如下

(1)颈部牵伸——放松斜方肌、斜角肌

动作要领:抬头挺胸收腹站立位或坐位,颈部向左侧屈约45°,右侧肩膀下沉,保持10s—15s后收下巴至同侧锁骨中段,再保持10s—15s,此动作重复2—3次;换另一侧。(备注:需要增加牵伸强度时,可左手辅助牵拉颈部,同时右上肢放于身体后侧,对抗下拉。)

(2)胸部牵伸——放松胸大肌、胸小肌

动作要领:抬头挺胸收腹站立位,两脚与肩同宽,以墙壁或者合适高度的桌椅为支撑面,缓慢弯腰前屈,头稍上抬,直至感受到胸部有牵伸感,保持姿势15—30s,重复2—3次。

(3)放松胸锁乳突肌

动作要领:仰卧在平板床上,颈部下方放一毛巾卷,头部向前伸出床边,感受头颈部与身体对抗牵伸的力量,可做小幅度颈部左右侧屈增加牵伸感,保持15s—30s,可重复2—3次。

(4)加强颈深屈肌群的力量训练

动作要领:用手或弹力带等物于前额部施加阻力,做颈前屈的动作,保持15s—30s,可重复2—3次。

(5)加强背部肌群的力量训练

动作要领:抬头挺胸收腹站立位或坐位,双手牵拉弹力带,与肩同宽,屈肘约90度;双上臂贴近身体,双肩做缓慢持续的外旋动作(此过程中尽量不用手臂发力,找到双侧肩胛收缩及肩胛内侧肌肉挤压的感觉),每组15—30次,每天2-3组。

(上述锻炼时间及频次依个人情况而定,避免肌肉损伤)

六、如何预防上交叉综合征?

1.保持正确姿势:生活、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尽可能避免不良姿势的出现。

2.正确的健身锻炼:健身锻炼过程中除了追求漂亮的胸肌,也要注意加强背部肌群的锻炼,避免因力量不均衡出现异常姿势。


作者:康复医学科二病区(骨与关节病、外科术后、妇产康复科)主治医师 张玲玲

审核:康复医学科二病区骨与关节病、外科术后、妇产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杨来福


上一篇:肾绞痛的一些健康知识

下一篇:如何看待热辣滚烫的减肥药?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2024 版权所有
河南新乡卫辉健康路88号 13803800007 0373-4403114
豫公网安备41078102000063号 豫ICP备1603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