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特殊人群该如何选择抗过敏药物?

裴素娟:2023/6/7 10:39:19 浏览次数:4600次

过敏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类疾病,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我国患病率高达20%,约有3亿过敏患者。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危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抗组胺类抗过敏药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最常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对于老人、孩子、孕产妇这些特殊人群选药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根据投放市场的时间和作用特点,可以分为一代和二代。一代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又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去氯羟嗪、曲普利啶、美喹他嗪、新安替根、异丙嗪等。这些药品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和止痒效果,但半衰期较短,一天需服用2~3次,且用药后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易表现出困倦、乏力等副作用。因此,驾驶员或者从事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精细操作的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赛庚啶还有抗胆碱作用,会导致眼压升高、视物模糊,因此青光眼患者慎用。抗胆碱作用还会导致口干、便秘、勃起功能障碍及排尿困难,老年人及前列腺肥大者也要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相对较少,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又称为非镇静性或低镇静性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咪唑斯汀、依巴斯丁、奥洛他定、卢帕他定、苯磺贝他斯汀、比拉斯汀、依美斯汀等。

这么多的品种,有些品种还有颗粒、片剂、滴剂、干混悬剂等不同的剂型,该选那种好呢?

一、儿童用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其较强的镇静作用,受体选择性差等缺点,会降低儿童学习能力及注意力,影响认知功能,应首选无中枢抑制作用、几乎无抗胆碱作用的二代抗组胺药。此外,还应选用儿童合适的剂型,如糖浆、口服液、滴剂、干混悬剂等,需注意年龄限制。要注意药品说明书中的年龄范围,说明书中常用二代抗组胺药的年龄范围为西替利嗪滴剂>1岁;左西替利嗪滴剂 >2岁;氯雷他定糖浆 >2岁;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岁。亦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在6个月以上、氯雷他定在1岁以上、地氯雷他定在6个月以上儿童的应用是安全的,<6个月婴儿则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说明书中无年龄限定,充分评估风险后可在儿童使用,但应注意不良反应。新生儿和早产儿应用抗组胺药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妊娠及哺乳妇女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组胺药。必需用药时,在权衡利弊、知情同意后,首选二代抗组胺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阿伐斯汀、苯海拉明及氯苯那敏归于B类,目前没有属于A类的抗组胺药。在权衡风险后应首选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虽然有些药物列为B级,但是孕早期(前3个月)慎用抗组胺药。

任何一种抗组胺药对胎儿都不是绝对安全的,而且都可从乳汁中分泌,所以孕妇与哺乳期女性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如果情非得已,需要交由医生判断获益与风险,酌情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

三、老年人

老年人尽量不使用一代抗组胺药,其中枢抑制作用易致老人摔倒,其抗胆碱作用会加重青光眼、排尿困难、便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老年人首选二代抗组胺药,除非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一般不必调整药物剂量,加量及联合使用时要缓慢增加剂量或数量。使用一代药物时要注意中枢抑制、抗胆碱作用等不良反应。

三、肝、肾功能异常人群

肝、肾功能受损者首选二代抗组胺药。一代抗组胺药和部分二代抗组胺药如依巴斯汀、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通过肝脏代谢,肝功能受损应减低剂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不经肝脏代谢药物,肝功能异常时不必调整剂量,可以作为肝脏功能异常患者的首选药。

依巴斯汀、西替利嗪、奥洛他定、非索非那定以及地氯雷他定等经肾脏代谢,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在轻度肾功能异常时不必调整剂量,可以优先选择。其他所有药物在肾功能不全者应用均应根据肾脏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西替利嗪。


作者:临床药学办公室主管药师  裴素娟

审核:临床药学办公室副主任药师 张永恒



上一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下一篇:带你认识人体的另一个器官----肠道菌群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2024 版权所有
河南新乡卫辉健康路88号 13803800007 0373-4403114
豫公网安备41078102000063号 豫ICP备16038690号